“魔都”上海正积蓄“模力”,瞄准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5个关键领域和金融、制造、教育、医疗、文旅、城市治理6个重点行业大力推进大模型垂类应用。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位于上海徐汇区的模速空间正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孵化器”,为上海推进“模塑申城”计划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模速空间自2023年9月揭牌以来,已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基本形成涵盖芯片设计、模型算法、数据语料、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模速空间已辐射带动徐汇全区汇聚近400家大模型企业,成为AI核心技术的策源地、青年创业的首选地。模速空间因何“模力”四射?记者近日走进该空间,探析激发模速空间创新“模力”的金融力量。
一“贷”一“减”相伴成长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诞生不到两年的模速空间正在孕育的大都是年轻的人工智能企业,上海羚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羚数智能”)便是其中之一。这家去年成立就入驻模速空间的企业,专注于探索工业垂类大模型。
今年年初,羚数智能的“百工大模型”成为上海首个通过国家备案认证的工业垂类大模型。自2023年国家网信办开展备案工作以来,全国仅300余款模型通过,而工业垂类大模型仅占其中的2%。“百工大模型”的成功突围,标志着羚数智能的技术实力与专业性得到了国家级认可。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百工大模型”已覆盖40余个专业场景。羚数智能与振华重工(600320)打造的“ETO制造交付智能体”斩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之星大奖,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收录为示范案例。
据悉,羚数智能羚号工厂拥有近50项知识产权,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化生产管理运营软件,可以帮助制造型企业客户,塑造安全可控的行业竞争壁垒,该公司在服务商众多的MES(制造执行系统)市场中定位清晰,以运营管理体系数字化推行者的身份迅速入局并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以创始团队丰富的工业沉淀和成熟的生产运营管理体系作为产品根基,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大型装备制造、大型金属铸造等细分行业,拥有丰富的落地经验和成功案例。
年轻的羚数智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亮眼的成绩,离不开模速空间的生态赋能,也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科技金融部总经理钟泉对记者表示,浦发银行自2023年年中开始与羚数智能牵手合作,彼时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浦发银行了解到羚数智能的资金需求,及时与其对接,以最快效率完成行内审批和放款,成为公司的首家融资银行。同时,为加大支持力度,又主动匹配提供了贷款优惠政策炒股配资门户网官网,切实为企业减免了3个月的贷款利息。
钟泉表示,“浦发银行将主动汇聚各类优质资源、数据和信息,开展综合化服务,为科技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耐心资本、大胆资本、长期资本’。网点就在模速空间的徐汇滨江支行是一家自带社交属性的支行,为了更好服务客户,打造了‘会客厅’,不定期安排各种交流活动,联合浦发银行集团内外部资源,以及模速空间的入驻企业,宣讲最新技术和信息。”
羚数智能联合创始人陈启明告诉记者,“将继续为年轻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上大显身手。将把‘上海经验’转化为行业标准,基于‘百工大模型’开发更多‘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让制造企业以低成本享受高效服务,助力上海建设全球AI创新枢纽。”
数据显示,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由2018年的134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530亿元;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由2018年的约10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29.9万人。模速空间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正致力于打造全球最高水准的技术创新网络和最高效的创新组织模式,构建密集且全面的产业集群,为创业者提供从政策到服务的全方位支持。
“金融+生态”激发“模力”
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模速空间正在发挥“土壤”作用,在准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早期提供投融资、技术和应用等多方面的专业孵化和培育支持,培育更多标杆企业与明星企业,它们密切协作、共同发展,又推动模速空间成为国内最活跃的人工智能创新窗口之一,也带动产业集群不断跃升。
模速空间揭牌当天,刚成立几个月的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无问芯穹”)就入驻了,创始人夏立雪带领6名团队成员挤进模速空间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格子间。不到两年的时间,无问芯穹团队从7人增至近百人,格子间变成两层办公室。
无问芯穹副总裁兰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模速空间之于无问芯穹,就像苗圃之于种子。模速空间的产业协作做得非常好,帮助我们对接上下游企业。模速空间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服务配置,包括开放数据平台、测试评估平台、算力调度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很多资源、人才来到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成长环境。”
算法、算力、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一支火箭,数据是燃料,算法是导航系统,算力就是引擎。在兰斌看来,国内之前的模型大部分是通过国外模型微调或者通过国外芯片训练得到,因此与国内的系统、芯片难以形成闭环生态。此外,国产算力间生态互不相通,多元芯片间难以协同提供算力。同时,算力资源呈现持有方分散化、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跨系统调度与利用效率不高,高性价比、高附加值算力仍存在巨大供给缺口。
无问芯穹主攻的是算力,通过核心技术兼容了10多种不同品牌的芯片,希望实现算力的高效利用,让算力成为像水、电、煤一样的标准化基础资源。据悉,无问芯穹与徐汇区、模速空间共同打造了中国首个“算力生态超市”,该平台定位“构建算力交易生态,促成供需多边交易”,以算力普惠为核心,解决当前行业内算力供应链分散与资源利用率不足的困局,通过无缝对接算力需求方与供给方,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算力管理与共享模式。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徐汇支行副行长兼徐滨支行行长蔡佳琪告诉记者,浦发银行于2025年初为无问芯穹集团提供亿元授信支持,量身定制了科技金融产品浦研贷和财资管理方案。
不仅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浦发银行也正和无问芯穹深度协同,加速推进在异构GPU训练场景以及端侧推理相关场景的合作。双方将聚焦智能风控、财富管理AI助手等场景共同探索多模态金融文档理解、动态风险预测等前沿课题,通过“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落地”的全链路合作模式,推动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合规化、规模化应用。
兰斌指出,AI企业初期的资产比较轻,但研发投入大,对现金流非常敏感。这个阶段,传统的授信逻辑往往不适用。如果银行能提供一些基于知识产权、技术能力评估的“轻资产融资”服务,比如基于合同回款预期的信用贷款、用于算力采购的专项融资,或者科技保险等金融创新产品,都会极大地帮助这些企业迈过早期资金的难关。
另外炒股配资门户网官网,很多初创AI公司技术很好,但缺乏产业应用的通路。像浦发银行这样有金融生态资源又能搭建平台的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金融+生态”的支持模式,正是科技型企业最需要的合作伙伴。
港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